隨著國內不再清零,港股絕地反彈,亖個月內升超過40%。在市場最恐慌時有"專家"預言恒指會跌穿11,000點(「海嘯底」10,676), 當時才14,500多點,即還有約4千點下跌空間,不知有多少人相信了這些"有心人“的言論而止蝕離場,成為了別人的韭菜呢?人在極度恐慌時每每會傾向於相信所謂"專家"及"權威",誰是恐慌的製造者呢?
記得去年香港在第五波疫情最高𡶶時(2022年二三月份),最高每天確診有五萬多人確診,當時有句笑話,如果你沒有認識的人確診,相信你的你的人緣十分差。據了解,確診者的病徵與感冒沒有太大,分別像流鼻、涕咳嗽、喉嚨痛、失眠、口乾等症狀,吃傷風及退燒藥甚至不吃藥,休息幾天就會痊癒。當時與同事閒聊時,對方問我會不會有第六波疫情? 我說相信最嚴重的時候已經過去、但不清楚會會入不會有第六個,因為這純粹是人為的,可能還有第六、第七、第八波......,只是因應當時不同的需要,而不同的應對。
我引用了上世紀末(約1998至1999年間)千年蟲( Y2K)為例,說明我的看法,對方可能太年青,並不清楚什麼是千年蟲(如你也不知,請參考千年蟲連結)。這是人類歷史未遇過的問題,很多專家告訴我們,由於電腦記錄的年份只有兩個位,當時間踏入2000年0時0分時,系統就會認定當時的日期是1900年,記錄還未發生,故所有資料會消失,後果是災難性的!所以政府、公司、銀行等都因應這個危機而投入資源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核數師也要求客戶執行認可的"除蟲"措施是必要的條件。全球很多"除蟲"公司也因此賺了一大筆,這是由無到有製造恐懼,從中獲取利益。
本世紀初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 又是另一個例子,美國以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攻打主權國家,時任美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國安理價發言,展「大殺傷力武器證據」,為出兵担供"理據"(據記憶,事後有報導,他當時手持的所謂"證據"也是情報機構製作的道具)。直至佔領了整個伊拉克,仍找不到聲稱的大殺傷力武器。又有誰從這埸戰爭中得到好處呢?
說回這埸疫情,國內一再強調"動態清零"政策不動搖(動態配清零,當時香港最高主事者,年年考第一的都不能解釋其意思);某位尊貴的立法會議員甚至警告香港人,誰講與病毒共存就違反國安法;主事官員位信誓旦旦"安心出行"還要繼續使用,並強調這是一個獲獎的應用程式。香港還算得上資訊流通的地方,自認比我們聰明的大人物都有這些想法。相對於國內,很多人都堅信"動態清零"政策一直走下去,天天排隊做核酸,甚至捕獲的魚及稻米也要做,有很多核酸公司,受惠於政策,賺了不少,其中最"牛"的一家公司,利潤增長31倍,賺完檢測的錢,趁公司還有價值時,金蟬蛻殼,利用IPO將公司上市,其中一家公司股價比上市時升了12倍。 在高位接貨的人, 根據掌握的資訊作出判斷股價還是會繼續上升,這些資訊也是來自專家及權威人士,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再配合羊群心理,使故事繼續延續,這套劇本可以不斷重複使用,屢試不爽!
對於今年市場的看法, 有很多專家告訴我們,預測情況將會怎樣差,在此不贅。對於專家的預言,又想起約三十年前還沒有IPHONE的時代,主要使用桌上PC,當時有專家預測,由於人類長期使用滑鼠,所以食指會不變得越來越長,現在看來是不是覺得很好笑呢? 預測是根據當時所掌握的資訊而對未來的幻想。這些預測有兩重意思:1.經濟會繼續衰退; 2.投資市場繼續下跌。但是經濟情況與投資市場(例如股票市場)有必然的關係嗎?經濟指標是根據過去的統計資料得出,而投資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是有領先性的,市場買的是預期,財經指標透支未來的結果。 就像2020年股市在三月觸底(S&P
2,191)後迅速反彈,不但修復疫情前(2019年)的高位(S&P
3,317),之後再升多約42%到最高點(S&P 4,817),即使去年大跌的最低點(S&P 3,490)仍比2019年的高位為高。那麼請問專家們,如果他們的理論成立的話,去年(2022)的經濟是不是比疫情前(2019)好呢?為這足以證明經濟與股市的升跌不是必然的關係,至少時間上並非一致。
既然花那麼多精神去研究、分析得出的未必準確,那就做一定對的事吧------就是長期持有及不斷的投入資金,只買基金(或ETF),因為個股不能保證幾十年後仍能有盈利,甚至有機會倒閉。股市長期是上升的,只有一直留在市場才能保證獲得紅利!
每個新年,人們都為自巴訂下宏願,要達怎麼樣的目標,做投資也如是,來年要有多少個百份比的回報等。可是以低買高賣的短賺價差的交易,只能祈求上天眷顧走勢如你所願(無論看升或看跌策略),能否做到,運氣的成份較重,投資回報與是否努力,沒有太大的關係,像去年全球幾乎所有投資工具都下跌,正如巴菲特:「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也沒有用」,做得越多反而輸得越多。即使今年能夠完成目標,例如今年30%回報,那麼跟明年甚至將來又有什麼關係呢?並不會因今年有30%,明年再努力一些﹐會有31%回報。就像賭場買大小,每局(每年)都是獨立的事件,沒有相關性。即使能做到,或是因為之前虧損嚴重,例如虧損50%,今年超額完成賺回90%,那麼總體是賺還虧?訂目標要俱體而可達到,及能力可掌控的。以本人的例子,目標是:"要在十年內儲到可產生現金流的資產,足夠退休生活使用",於是訂出每年要儲多少資產,再細分每月要投入多少資金(請參考舊文章"根據市場的特性定投資工具及策略"),因應市場的變化作投入資金的調節,上篇文提到作為主要投資資金來源的港股下跌,斷了資金流,唯有節衣縮食,以每月薪金劑出來支付,維持在跌市中仍能不斷投入。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基金價格下跌了,以同樣每月投入的金額,買到更多的基金單位,超前約一年累積目標基單位,而最重要的是,這個月初的資投入,當月下旬已對現金流有貢獻,下個月,下年也跟據累積的單位,產生更多現金流,有別於上述今年的回報率與下年完全沒有相關性。在此基礎上,允許我放慢腳步,思考加入其他投資標的,強化投資組合,去年底開始,每月除了繼續投入派息基金外,將資金主力投入非派息,增長型的基金,至今天(01/02/2023)該基金己有接近7%回報,惟只投入了一萬多元, 實質俱俱數百元帳面回報,如上所說,並什麼意義,但至少證明,以"基金養基金"的想法是可行的,也是可掌控的,作為自己組合管理人的"專家及權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