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釋放重資產價值創造現金流


十年前(2012)有朋友將自住樓以240萬出售, 再以每月約一萬元租房住。當時很想向他建議,可能有其他替代方案可選擇,但最後還是不要好管閒事。據說十年間房東並沒有加租,惟今年初,房東要收樓給其父母住,於是要搬家。假設以上的都是事實,簡單計算十年間,租金支出120萬,即賣樓收入的240萬已花了一半,不清楚他們買樓轉租的原因,可能是有更好的賺錢機會吧,例如做生意等;又有可能估計樓已經升得很高,先沽出獲利,等下跌再在低位買回,賺取差價。當然希望是前者,已經利用來做生意,賺到更多的錢。但如果是後者,那麼將情況是十分糟糕的。

 

自住樓不同於其他的資產(股票基金貴金屬債券等)可以隨時賣出獲利, 找別的投資機會。 但自住樓除了是資產外,也是生活必需品,賣掉了還需要找地方住,每月要支付租金(現金流出)。假設持有股票A, 賣出獲利後,股價繼續上升,是有點可惜,但市場機會多的是, 可以找B, C, D....股票投資。 但看錯了樓市買出了自住樓後,樓價繼續上升,以目前的情況, 似乎永遠也上不了車(重新買入房子),即使樓價過了若干年後下跌,還是上不了車,因為隨著年紀老邁,可以工作的年期減少,銀行提供的按揭條款也較嚴苛,例如更高的首期要求及更短的供樓年期等,自住樓非到山窮水盡的情況絕對不能出售。 

 

前述的所謂的替代方案,就是將房子,再按給銀行,以按揭七成計,可套現168萬,使用H plan(浮動息,以銀行同業拆息為基準),最高利率封頂2%68萬存放銀行,作每月供款用(每月可收相當於當月的供款利率)。利用其中的一百萬買入年回報約7.5%的基金,賺取息差5.5%以上(7.5%-2.0%),根據72法則約13年,資產就會升一倍,投入的100萬變成了200萬,這段期間仍然可以不必付租金,繼續住房子。


相對於賣了房子,每月付租金,及有可能被迫遷的風險,兩者相差天與地。 持有的資產價值就上升,你不理它,看到的只是紙上富貴,當價格下跌,又覺得失去了獲利的機會,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可是像我朋友那樣,賣出自住樓又會要面對以上的困境,真是十分矛盾。利用再按揭,可以釋放其價值,套到一筆現金,但有仍然擁有該資產的控制權。就可解決以上的矛盾。

 

對於企業來說,透過證券化,在交易所上市就是釋放其企業價值的常見做法,除此之外,較多人熟悉的房地產信託基金有房託REITS,例如領展(HKG.823) 近十年出現的商業信託,例如香港電訊信託(HKG.6823)。以上領展及香港電訊信託的例子都是比較公平的將公司的利潤分配給基金持有者,但有些近年上市的就要小心看清楚其客戶的對像,例如去年上市的順豐房託(HKG.2191),其主要客戶是自己集團(超過65%), 試問又怎能使利潤最大化, 對基金持有人是否公平?答案可以從上市致今的股價走勢得以證實;另一隻雖不是信託基金形式上市,惟聲稱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效法美國上市American Tower Corp

(AMT),中國鐵塔(HKG.788) IPO時郤標榜將收益大部份回饋投資者,當時對它有期待,有買入作為長期收息的工具。可惜上市數年股價也是一直向下尋底,只好分手不再見。該公司的是由國內三大股價也是一直向下尋底,其主要客戶自然也是這三大股東,"自己人"為主要客戶,同樣有順豐房託的問題。因此釋放資產價可能對資產控制人有利,而不一定對產持有者有利。


順便一提,上年底華人置業(127)提出以4.00私有化(聲稱已提供高溢價),但其帳面值為$7.50,數年前最高$15元以上,數年前最高$15元以上,現價$2.20。非常利害的財技高手,向下炒從中獲取暴利。所謂江山易改,品性難移,有某些人主理的公司,無論吹捧如何美好的前景都不應該投資。

 

https://activity.lbkrs.com/pipeline/openrolldeposit/index.html?sac=lb&loginUrl=&lbFitsStatusBar=1&channel=HHKN00001&invite-code=4IPKQT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投資著重於現金流, 價值最後才是市場價格

 

著名的80 / 20 法則同樣適用於股票市場,即市場參與者中80%的人輸錢,只有20%贏錢。大家都知股

票市場長期是上升的,但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呢?

要知道原因, 只要與你的自住樓(是用來自住的房子,不是用來炒賣)的價格比較就十分清楚。與股票一樣, 隨著時間的過去,樓價也會持續的上升,其間也有較大的波動,像本人於2000年買入自住樓,到2003年沙士期間樓價也下跌了約50%,很多人面對失業斷供,銀行收樓變為銀主盤(註:即業主無法每月供款, 銀行收樓再拍賣,得到款項清還欠款, 仍不足者,再向業主追討差額, 此為當時的新名詞---負資產, 即負債多於資產)。我比較幸運,仍然有工作(註:十多年後該公司沒了,剛好供完樓,我才失去了那份工作),也沒有去想萬一失去工作怎麼辦,更沒有去留意樓價跌了多少(上述說下跌了約50%,也是最近幾年翻查記錄才知),也是難得糊塗的福氣吧。比對當時最低的樓價,現價已升了七倍多,比我的買入價也升了三倍多。

如果當時持有的是股票,投入資金帳面不見了一半,相信絶大部份人早已全部賣出離場,而事實上本人也一而再,再而三試過巨大的虧損,每次都有一段頗長時的沮喪、懊悔、失眠甚至體重急降,還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尋求醫療幫助,還好事情總是會過去的,所謂事不過三,不想有第四次的體驗,就是找出失敗的原因,從而加以克服。

上述兩者的分別是,股票交易十分方便, 而且每分每秒的股價都會變化,人的情緒也隨之高低起伏,甚至寢食難安,而做出非理智的行為,虧損是可想而知的。自住樓也會有高有低,但你不會每時每刻關注樓價的走勢,也不會因樓價下跌坐立不安,更加不會輕易因為賺錢或虧錢而輕易賣樓,因為其中涉及的交易成本及手續費,仍至後續安排,例如找新房子、搬家及重新適應新環境,如有小孩,還要找學校.....唉!這些成本怎麼算? 這一大堆的事情令你不輕易作出買出的決定。

市場變化屬外在因素,我們不能控制,也不能預測。能否做到資本增值,絕大多數取決於內在因素,也就是自己的心理狀況,怎樣使自己不因著市場的波動反而心平如鏡? 做好風險及資本配置管理,加上買入並長時間持有,可克服心理的障礙。

長期持有,大部份股票除了每年有一至兩次派息的現金收入外,其餘時間即使在帳面上有可觀的利潤,由於奉行長期持有的策略, 帳面利潤也隨時因股價下跌時就會化為烏有,甚至帳面損失。就像2020年市場因疫情大幅下挫,匯豐銀行(HK.005)因英國監管當局的阻止,未能支付應忖股息,股價由當時的60元股價腰斬式下跌至28元以下; 最近的中華煤氣(HK.003)停止發放紅股,也使股價下跌了約25%, 且未有見底的蹟象。 這些相對穩定的股票尚因為市場環境的變化改變了派息政策及股價大跌,當然仍可長期持有策略,終有一天會重返高位及維持派息,但如果己退休,依靠收息支付生活,難道要等市場好轉才吃飯嗎?

投資的目的,俗點來說是為了贏錢,但每年每季至每月結帳到底是"贏錢"還是"輸錢",有沒有記帳?或是只享受那一刻的快感, 向朋友或在社交平台炫一下,可能總體來講只是白忙一場,這是開始的心態出問題,決定了最終的結果,所以要從改變心態開始。退休生活,需要支付日常開支,以此導向,為最終的目的,維持有持續而穩的現金收入,也即所謂的"現金流(cash flow)";再往前推,累積資產是強大現金流的基礎,資產本身能產生多少現金流,這是它的"價值(value)",而不是在乎它的市場”價格(price)”,上面已分析過,帳面上盈利(市場價格-成本價)會隨時化為烏有。

基於以上的推論,投資的目的,最重要是"現金流",再來是"價值",最後才是"價格",可是大部份人(包括自己)把順序搞反了。

踏入2022年,投資市場因為預期美聯儲局加息及俄烏戰爭等因素而大幅波動,正如上兩篇文提到港股跌穿2020年低位而帳面損失不少, 而期權還不斷追加保證金,由於心態上的轉變,及預留足夠現金作不時之需,心裡處之泰然,三月底到期的期權倉位總額還有少許進帳,而股票帳戶,部份原本虧損的持倉,在本月初還由虧損變賺,且賣出獲利,當然有些還是虧損的狀態,那就等它回升吧。美股每月派息基金,作為累積資產的工具,由推出至今未停過每月派息,帳面上仍錄得虧損,趁這低位每日買入一千元,逐日將平均價拉低,相反的,回報率隨平均價低而上升, 現在已升至7.6%及7.9%(兩個帳戶, 一個少量多次投入;一個分批單筆投入, 在實驗哪一種較好,目前以後者效果較佳)。所以基金價格越跌越興奮,因為長期"價格(price"總會上升,這點並不擔心,也不必理會,反而以低價買入更多基金單位,也就是使"現金流(cash flow)"增加,才顯得基金的"價值(value)"。 



https://activity.lbkrs.com/pipeline/openrolldeposit/index.html?sac=lb&loginUrl=&lbFitsStatusBar=1&channel=HHKN00001&invite-code=4IPKQT


首次做資產配置

  資產表現 投資組合今年至今回報3.04 %(截至06/03/2024),同期S&P回報7.02%,與大市有距離,由於組合中包括有較大比率的債券資產,以長債ETF TLT 為例,至今錄得-2.88%回報,今年才剛開始,希望在餘下的時間追近S&P,這是一個學習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