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移民?走資?


目前社會運動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平息,仍然相信香港是一塊福地,總有一天會度過難關。惟有信心是一件事, 現實又是另一回事,每次低潮都有很多人講移民, 最熱門的就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劃, 也有人考慮台灣, 甚至泰國。我於更早的2015年已在想這個問題, 這與李嘉誠遷冊長和系至海外及出售中環中心及不停出售國內資產為觸發點。過往香港每次危機都製造李先生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眼光獨到無人能及, 當眾人恍然大悟,他已跑得很遠。 就像網上流傳笑話:李嘉誠,王健林,馬雲,劉強東一起賽跑,結果年輕人都敗了,李嘉誠勝利,記者去採訪李嘉誠,他哈哈大笑:這些年輕人,聽到槍響才開始跑。

我們當然不能與李先生相題並論, 但記住他不要的東西我們不要去買, 他做什麼, 我們做什麼。 例如自那年開始, 將當時還是高息的人民幣定期存款轉回港幣(當時美元兌人民幣約6.2, 人民幣定期存款約四厘至五厘); 那年也是我初次涉足美股,由零開始學習,當時還傻傻的到處問人, 美股一手(lot size, )多少股 (:美股買賣單位絶大多數是1)。港股也很少買賣, 至於今年重投港股的原因是稅務的關係(股息稅及遺產稅), 以前有說過, 這裡不贅。

至於移民問題, 也在想及看相關資訊,在此也分享個人看法。對上一次香港移民潮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八十年代中英談判,很多人結束這裡的事業,賣掉房子,舉家移民美加澳洲等地,但外國的月亮是否比香港圓呢? 各人有不同的感受, 我並沒有參與其中, 不能評論, 但後來出現了回流這個詞, 說明了答案。記得當時有套處境電視劇的一句對白:老豆好開心咁大聲叫我過來, 佢話:”你睇, 有一個人行過呀!”(老爸很開心的叫我過來, 他說:”你看, 有一個走過呀!”)
今年暑假帶了家人去美國探親, 住了十天, 感受一下美帝的生活, 與想像中有點落差, 尤其操作多美股幾年, 看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資料, 以為一切都很完善, 都很先進。冬季寒冷天氣還沒有去體驗。

目前很火的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畫, Youtube有很多介紹, 也看了不少, 這些片都有個共同點, 就是開始的開場白就是:!你看,這房子多大, XXX呎呢, 還有泳池, 還有…..,然後介紹附近有什麼商場及設施,好像在賣樓盤廣告。而深入一點的介紹菜市場及醫療身體檢查比香港便宜, 如何完善….. 。但, 請停一停, 想一想, 這個第二家園計劃照字面的解釋, 你要有第一家園才會有第二家園”, 像上一代一樣, 結束香港的事業, 賣掉房子, “移民到馬國(為何不直接叫移民而叫第二家園呢?就像麥當勞堅持叫雪糕新地而不簡單只叫雪糕一樣, 自己想吧)是不是一切很美好呢? 這個計劃只是一個十年的居住權, 並不是入藉”, 過了十年再續(能不能續主導權政府手中);在那裡靠什麼生活? 這計劃只允許自己開公司, 請本地人,想打工, 門都沒有!小孩教育問題等, 他們長大身份屬什麼人(香港人?馬來西亞人?)。當年新加坡為什麼會獨立?正確的說法是被馬來西亞在1965出去的, 套用現在的用語是被獨立。作為華人在那裡的地位,有沒有考慮過?

作為遊客, 幾年前去過一次, 真的很喜歡這個國家, 人都很友善非常有禮貌, 買東西很便宜, 作為退休偶爾小住, 是不錯的地方, 但要在此為家, 尤其小孩的未來,要慎思。
前兩天才到台中走了一趟, 為了參加同學聚會, 順便看一看當地環境, 以往在台北生活了七年, 很少到其他方體驗生活。相對於台北, 台中生活指數較低, 相對於南部高雄, 沒有污染問題, 多年前去高雄, 聽說飲用水是鹹的(海水滲入地下水), 不曉得最近有沒有改善?), 以一個家庭來說, 月入十萬台幣(HK$25,000)己不錯的生活, 一套房三十坪(約相當於一千呎, 1坪約等於32平方呎)柤金約二萬台幣(HK$5,000)

台灣是我較熟悉的地方, 即使明天就去住也沒問題, 我這年紀也沒有什麼新事業可言, 同樣想到小孩, 又有不同想法。相對於馬來西亞的法律上寫明馬來人優先, 比其他種族享有福利(世界上少有), 台灣相對公平, 但在職場上,私人機構特別是家族式企業, 對於外來人可不是視同仁(這是我以前的體驗, 希望今天可能有改變吧), 大家開會都在講台語. 你聽不懂就是異類。政治問題也是重要一環, 呼應前述李嘉誠出走大陸, 他掌握我們沒有掌握的資訊, 未來十年會有什麼事發生, 我們未能預測, 但於讀過歷史的了解, 當一個政權受到威脅時, 其中一種手段就是輸出戰爭, 無論是台海戰或是南海戰甚或中美戰, 直接或間接台灣都不能幸免。或許我太過杞人憂天, 希望不會發生。

互聯網是很偉大的發明, 今天(29/10/2019)是互聯網五十週年的紀念日, 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 也改變了我對移民的想法, 在資訊開放的國度(有網絡長城保護的除外), 天涯若比鄰, 很多想做的事, 想見的人, 想知的事, 都能安坐家中完成。交通的方便, 機票也便宜很多, 是否一定要實體的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呢?那未必

如果不考慮謀生的問題, 作為退休人仕, 在香港有層供滿的自住樓(當然有多一層就更好),將香港房子出租, 又到國外付低於香港的租金租房子,利用差價夠當時生活就行, 喜歡馬來西亞住一住. 或泰國, 或台灣, 或其他地方。

上面所講的都是作為的移民, 對於資產, 互聯網更進一步作出它的頁獻, 像一直使用的IB平台, 可以交易世上你能想得到的金融產品, 沒有國界之分, 只要買入非香港的資產, 已可以瞬間走資,將資產轉到國外。

近日在嘗新加坡的證交易, 由於初步對市場了解有限, 相信只會較保守的交易, 例如發展比香港較全面的Reit, 目前有超過40REITS, 涵蓋行業不限於商場, 還有酒店, 醫院等, 還有來自香港、美國、日本及澳洲的項目, 息率般在59厘之間, 而且沒有股息稅。如不想麻煩. 還可以買REITETF, 目前有三隻。而作為香港的競爭對手, 新加坡交易所也是不二之選, 息率也超過三厘多。對了新加坡證券交易一手是100, 而匯率比港幣約1 新加坡元兌5.7港幣, 幣值相對較穩定。

今年回報首次超越大盤

利用股票ETF及國債ETF的資產配置,今年至今回報首次超越S&P 500(21.93% vs 17.34%);而2年累積回報更拋離大盤很遠(61.04% vs 35.26%), 這不代表什麼,因長期都會輸給大盤,只想留個印記。 作為攻擊性的部位,以上的組合只佔總資產的一成...